找到相关内容2796篇,用时8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教改革:慧能禅学的深层结构及意义

    说般苦经》,他所著的《入道安心要方便》主张无念,主张身心方寸,举足下足,常在道场,他的一行三昧,要求心定于一行,即称念佛名,而修三昧。   道信又引进菩萨,以自性清净佛性为菩萨戒体,使禅与菩萨戒体相结合。道信菩萨戒法的内容已无法了解,它可能会更多地取消小乘禅学的有绝对色彩的戒律。   天台大师对旧的修道方法,包括小乘、定、慧三学、八正道、三十七道品和大乘菩萨道的六度,虽作了新的反次弟论的...

    刘孟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60688143.html
  • 佛教与青海蒙古族

    民主改革。藏传佛教奉行说一切有部戒律,遵行大乘菩萨及密宗根本,但各派的持不尽相同。宁玛派是最古老的教派,前弘期后因历禁佛的磨难,其教法一度在家庭中世传,后世有出家为僧常居寺院者,也多有仅受近事戒的...贡西据阿里,其孙阔惹出家为僧,法名智光,尊称“天喇嘛”。智光建阿里托林寺,曾迎请印度达摩波罗王朝的法护论师及其弟子善护、德护和智护等来阿里传比丘,使比丘律仪得以承袭。此后,法护弟子漾绒巴胜慧往尼泊乐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0588672.html
  • 中国宗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

    的天台宗出家人在下山受戒时,往往转入此宗,或不再归山。鉴于这种情况,最澄决心改变必须下山受小乘的常规,提出:天台宗是大乘圆教,此宗的得度者不应下山受小乘,只要在比叡山受大乘(也称菩萨,依据《...祈祷佛、菩萨善神保佑守护的佛教组织体系。   3.奈良六宗   公元9世纪以前,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三论宗、法相宗、华严宗、律宗以及佛教学派中的成实宗、俱舍宗,相继传入日本,流行于上层社会。因当对定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289947.html
  • 佛说盂兰盆经解

    律藏:律也有大小分别,总以制止为义。如世法律,以律治安,佛家之律,以律治心,佛初成道,在菩提树下与诸菩萨结波罗提木叉,制菩萨,此是大乘律,过了十二年后,佛为诸有事僧,对六群比丘比丘尼制戒,此是小乘律。...经行,或六通自在,教化声闻缘觉,或十地菩萨大人,权现比丘,在大众中,皆同一心,受钵和罗饭,具清净,圣众之道,其德汪洋。   当此之日,即指七月十五日。一切圣众,标出总名,山间,是幽静地方,离诸城市愦...

    纯果法师

    孝亲|盂兰盆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7191290072.html
  • 佛教、道教在终南山

    425卷,诸经以大乘为主,间杂小乘,其中有《妙 法莲华经》、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禅 法要》、《禅要解》、《菩萨本》、《十诵律》等等,关涉到天台宗、三论宗、...判法师曾西奔于太白山,逃难之中不忘讲 习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和《大智度论》。周宣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法,判当 选为120名“菩萨僧”之一;隋立,复充大兴善寺住持。开皇七年(587),敕于终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0590320.html
  • 唐代前期的敦煌艺术

    当时朝廷里的杜正伦、贾敦颐等相当于宰相的官僚都相继到玄奘那里去受“菩萨”,当维摩诘。敦煌的豪门氏族,一方面高官厚禄,一方面口称“清俗弟子”,可见维摩变的流行自有其社会根源。 《东方药师经变...,左右侍列阿难、迦叶、观音、势至、南北天王,龛外两侧为金刚力士。佛前有的还有供养菩萨。一铺塑像少者七身,多者十余身。龛内壁画为塑像的补充。阿难、迦叶身后画八个高僧合为十大弟子。菩萨、天王身后画诸天圣众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390569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四谛十二因缘,菩萨乘六度万行(布施、持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,三十七道品(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,八圣道分)。法无优劣,众生根器有差别,无有定法名阿褥菩提,亦无定法如来可说,如...把魔变成佛,魔非外来,出自我心。   我对众讲话,出于不得已,有责任帮助大家。依经教来讲,不为他人说一句一偈。一微尘许法,就犯了菩萨。   古人说:“修行贵识路头”。路头若识得,生死一时休。参!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如来涅槃,何路修证?必使淫机,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,斯可希冀。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,不如此说即波旬说。”世尊又谆谆告诫∶“当观淫欲,犹如毒蛇,如见怨贼。”并举例说∶“如宝莲香比丘尼,持菩萨,...,暖相现前。二习相然,故有铁床铜柱诸事。是故十方一切如来,色目行淫,同名欲火,菩萨见欲,如避火坑。”因此,断淫之,世尊放在第一,可见其苦心之旨,《楞严经》从阿难入淫室说起也就一目了然了。   六、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

    …弱岁归心释教,年二十余,入钟山就灵曜寺则法师受菩萨。暮齿官陈,与摄山布上人游款,深悟苦空,更复练,运善于心,行慈于物,颇知自励,而不能蔬菲,尚染尘劳,以此负愧平生耳。   以上所列举人物,身份...食其肉,见其生不忍其死’。且万乘之尊,降同匹夫之乐,夭杀无辜,伤仁害福之本。菩萨不杀,寿命得长。施物安乐,自无恐怖。不恼众生,身无患苦。臣见功徳有此果报,所以日夜劬勤,厉身奉法,实愿圣躬康御若此。每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092197.html
  • 唐五代宋初敦煌尼僧史初探

    可知,敦煌尼僧除受十戒、具足戒外,还可受菩萨。另外,前引邈真赞文表明敦煌地区不仅实行四依八敬,对尼众的微细行仪也有严格要求。就现有材料看,敦煌尼僧的宗教修习活动相当正规,半月布萨和安居都是依律而行,...,其传入敦煌的时间当然更早。至西晋时,敦煌已成了著名的译经中心,被人们尊称为“敦煌菩萨”的高僧竺法护曾在此译出了《修行道地经》和《不退转轮子经》等一批经典,而协助他译经的法乘还定居于敦煌,并积极建立...

    杨宝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31492241.html